您当前的位置:四书五经 > 谷梁传全文
《谷梁传》强调礼乐教化,力主仁德之治,此思想适应了西汉后期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。
《谷梁传》 谷梁赤 著
《谷梁传》在线阅读

谷梁传

作者:谷梁赤

年代:战国时期

最后更新: 隐公·元年

作品简介:《谷梁传》即《榖梁传》,也被称作《谷梁春秋》、《春秋谷梁传》,是战国谷梁赤撰的儒家著作,与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同为解说《春秋》的三传之一。起于鲁隐公元年(公元前722年),终于鲁哀公十四年(公元前481年)。《谷梁传》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,但不限制王权;君臣各有职分,各有行为准则;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,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。但其对政治更迭、社会变动较为排斥。《谷梁传》所记载的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,终于鲁哀公十四年,体裁与《公羊传》相似。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,战国时鲁人谷梁赤(赤或作喜、嘉、俶、寘)。起初也为口头传授,至西汉时才成书。晋人范宁撰《春秋谷梁传集解》,唐朝杨士勋作《春秋谷梁传疏》,清朝钟文烝所撰《谷梁补注》为清代学者注解《谷梁传》的较好注本。《谷梁传》着重宣扬儒家思想,务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,为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,稳定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服务,因而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大重视。它是我们研究秦汉间及西汉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。 《春秋谷梁传》是中国汉代经学派的经典之一。该书是研究战国至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。读《谷梁传》可以看《十三经注疏》本,汉代何休解诂,唐人徐彦疏的《春秋公羊传注疏》,晋人范宁集解、唐人杨士勋疏的《谷梁传注疏》(均为北京大学出版社标点本)。或清儒庄存与、刘逢禄、孔广森、钟文烝、侯康等人的相关研究。汉代以后,《公羊》和《谷梁》关注的人不是很多,只是到了晚清,公羊学有过短暂的复苏。但在汉代,二传可都是立为博士官的显学,尤其是《公羊传》,可是用来“《春秋》决狱”的利器,能够流传两千年之久,其在思想上、语言上有不可抹煞的价值。尤其是是探讨汉代的学术思想史,就更是不能不了解《谷梁传》。 在《春秋》三传中,属于今文的《公羊传》和属于古文的《左传》,都曾长期受到人们的瞩目和重视,与《公羊传》同属今文的《春秋谷梁传》则少有问津,显得门庭冷落。到汉武帝时独尊儒术,《公羊传》由此大兴,而卫太子刘据喜读《谷梁传》。刘据之孙刘询即位后,听闻祖父好《谷梁传》,令名儒在殿中辩论,平均《公羊》《谷梁》异同,各自用经论处是非,群臣多赞同《谷梁》,而宣帝亦喜欢《谷梁传》的解释,设立谷梁《春秋》博士,由是《谷梁传》大盛 。西汉后期《谷梁》之学大盛,影响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各个方面。同《公羊传》相比较,《春秋谷梁传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强调礼乐教化,尊王而不限王,力主仁德之治,恰恰适应了西汉后期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。 《谷梁传》与《左氏传》、《公羊传》一样,都是为解释《春秋》而作的书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,在汉以前,解释《春秋》的有五家,除《左传》《公羊》《谷梁》外,还有《邹氏传》和《夹氏传》。到汉初,《邹氏传》因为没有人把它传下来,《夹氏传》又没有文字记载,这两家就失传了。而《公羊》与《谷梁》则用汉时流行的隶书记录成书,称为今文,立于学官,即在中央国立大学设立课程,专门备有博士加以传授。《谷梁传》在战国时一直是口耳相传的。据唐朝人的说法,最初传授《谷梁传》的,是一个名叫谷梁俶的人,他一名赤,字元始,说是曾受经于孔子的弟子子夏。但据后人考证,《春秋谷梁传》中曾引“谷梁子曰”,竟然自己称引自己;又引“尸子曰”,尸子是战国中期一位思想家,可见唐人说法不一定可靠。书中还有引用公羊子的话并加以辩驳的情况,因此有人认为它成书要较《公羊传》为晚。……
《夜航船》 《滴天髓阐微》 《明夷待访录》 《扬子法言》 《孟子》 《老子想尔注》 《百战奇法》 《了凡四训》 《中说》 《荀子》 《花月痕》 《悟真篇》 《黄帝内经》 《抱朴子》 《梦溪笔谈》 《易经》 《投笔肤谈》 《北齐书》 《菜根谭》 《阅微草堂笔记》 《剪灯新话》 《洗冤集录》 《都城纪胜》 《周易》 《温病条辨》 《容斋随笔》 《贞观政要》 《晋书》 《龙城录》 《逸周书》 《墨子》 《神仙传》

《谷梁传》隐公

《谷梁传》桓公

《谷梁传》庄公

《谷梁传》闵公

《谷梁传》僖公

《谷梁传》文公

《谷梁传》宣公

《谷梁传》成公

《谷梁传》襄公

《谷梁传》昭公

《谷梁传》定公

《谷梁传》哀公

谷梁传文学网提示:

① 免责声明: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《谷梁传》仅供学习研究。

② 为净化网络环境,如果您发现《谷梁传》与现有法律有抵触之处,请向我们举报,我们将及时更正,您的热心是对本站最大的支持!

③ 如果您发现作品谷梁传有错误内容,请发短信通知我们,我们会立即处理!

④ 支持作者请到各大书店或网站购买阅读。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作品。